原标题:
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喜结硕果
锡矿山告别了“锡秃山”
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优秀案例
昔日不毛地,今朝网红点。连续25年不曾松懈的综合治理,让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变得山葱葱、水碧碧、花香香起来,能够傲然同不雅诨名“锡秃山”说“拜拜”了。
7月21日,据冷水江市政府有关人员介绍,国家近年先后投入22亿元,对锡矿山地区实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0个,还山以青绿,还水以秀美,还土壤以安全,还空气以清新。其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,分别于2021年10月、2025年5月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优秀案例,“走红”国际舞台。
这个因锑矿开采冶炼落下污染“病根”127年的116平方公里区域,生态环境终于出现了根本性好转、历史性跨越!如今的锡矿山,春有百花秋见月,夏赏鸣蝉冬听雪,水清石出鱼可数,径曲人游相呼多。抖音昵称为“锡矿山进哥哥”的矿三代,前年偶见树上一窝鸟蛋,支起摄像设备记录顽强生命诞生,次日看到镜头里蛇吞蛋一幕时,激动得泪眼婆娑,“这说明生物链恢复了,是咱矿山人的大喜事”。
展开剩余52%有史料记载,锡矿山锑被发现于明末、盛采始于清末,以储量之大、产量之多、质量之优坐享“世界锑都”美誉。但盛名之下,认识局限、采冶粗放、技术欠缺,导致矿井密似蜂巢、废渣高于垒土、废水直下沟河、废气笼漫山头,整个山体似秃头,给环境造成极大威胁,对资江和湘江、甚至对长江干流造成影响。
治理锡矿山,对人民和历史负责!积累经验后,国家、湖南分别于2000年、2013年把锡矿山列入全国38个重金属环境污染治理范围、湘江流域保护5大重点区域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生态环境治理更加重视,省委、省政府把湘江流域保护升级为“一号工程”。乘着政策东风,娄底、冷水江两级党委政府大规模实施矿业整合、治污攻坚、生态修复、植树复绿,联合省内外高校、科研单位、专业企业共同解决治渣、治水、治气、治土、治林等方面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、网红景点打造、旅游线路开发、产业转型发展,变废为景、变景为财,最大程度惠及矿区6.3万居民。尤其是攻克砷碱渣无害化处置世界级难题,在世界治污史上写下了精彩一笔。
百年污染源正在萎缩,群众精气神日益看涨。通过治理,锡矿山已实现污水达标排放,植被覆盖率增至85%,动植物种类增加40%,做到开门见景、四季有景,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,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,带动888户回迁居民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(娄底日报记者 李向红 吴盛强 谭小斌 王开亮 通讯员 刘茜)
发布于:北京市汇融优配-配资平台实盘平台-实盘配资-安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